富平

是否转入外网?

  • 取消
  • 确认
习仲勋
作者:县志办 来源:县志办 发布时间:2017-06-01 14:46 点击量:84217 字体:

习仲勋(1913~2002)富平县淡村镇中合村人,早年曾先后在都村小学、立诚学校附小、县立一高就读,接受革命思想。1926年5月加入共青团,1928年春,在省立三原三师参加爱国学生运动,遭国民党当局关押,在狱中转为中共党员。

1930年初,习仲勋受党组织委派到陕西反冯地方武装毕梅轩部王德修支队做兵运工作,后该部移防甘肃两当县。1932年4月,习仲勋与刘林圃、李特生等发动领导“两当兵变”,起义部队在太阳寺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习仲勋任党的队委书记,计划向北转移与刘志丹领导的陕甘游击队会合,终因孤军转战,在永寿被围失利。习仲勋经富平到耀县找到陕甘游击队,并第一次见到刘志丹,二人总结兵运经验,认为必须走井冈山道路,依靠广大农民建立革命根据地。同年9月,习仲勋带陕甘游击队第三支队特务队到三原武字区,改编为武字后区游击队。习仲勋任政治指导员,参加创建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同年11月,渭北根据地遭国民党当局“围剿”失败。习仲勋又回到富平,在淡村、都村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员,成立党支部,组建游击队,对当地一些土豪劣绅和反动分子进行严厉打击。

1933年2月,习仲勋任共青团三原中心县委书记。不久,又受陕西省委派遣到红二十六军担任少先队指导员。后历任陕甘边区特委军委书记、共青团特委书记、陕甘游击队总指挥部政委、陕甘边革委会副主席、主席等职,与刘志丹等为创建照金、南梁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在照金,习仲勋一村一村地做调查研究,一户一户做群众工作,广泛发动群众。1933年4月5日,陕甘边革委会建立。并在照金根据地实行了分田分粮、戒烟戒赌等政策,受到群众拥护。因当时红二十六军政委杜衡“左”倾盲目指挥,主力部队南下作战,兵败南山。习仲勋等留守根据地,以游击战形式,粉碎了敌人两次“围剿”。后终因寡不敌众而被迫退出照金。1934年春,又在甘肃南梁成立陕甘边区特委和革命委员会,习仲勋任革委会主席。当年10月,习仲勋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在习仲勋的领导和组织下,进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宣布一系列政策法令,稳定和繁荣了根据地的经济。1935年2月,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根据地统一为西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转战陕北及建立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大本营奠定了基础。

1935年9月,王明“左”倾路线影响波及西北革命根据地。习仲勋因其注重统一战线工作被加以“右派”、“富农路线”等罪名,与刘志丹等一大批领导干部被关押险遭非命。毛泽东了解到这一严重情况后,立即批示“刀下留人”,并释放刘志丹、习仲勋等人,从而挽救了这块在全国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出师抗战的出发点。

1936~1942年,习仲勋历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党团书记、中共关中分委书记、专员、分区保安司令部政委。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习仲勋结合关中分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领导分区军民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军事的、政治的和经济的斗争,赢得了党和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戴。1943年1月,毛泽东为他亲笔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1943年2月,习仲勋调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到任后,他立即带领工作人员下乡调研,帮助绥德县修改经济建设计划,并要求各区乡干部帮助群众制定村民公约和农业生产计划。同时要求机关干部都参加生产劳动,他自己以身作则,树立典范。他还在调研基础上,制订周密的生产计划,包括成立变工队等具体问题,从而使得边区政府自力更生,自给自足。1945年6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仲勋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8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其间,曾担任爷台山自卫反击战临时指挥部政治委员,与司令员张宗逊一起领导著名的爷台山自卫反击战,取得反顽斗争的重大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习仲勋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1946年,他受毛泽东指示,策动领导了横山起义,接应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中原突围后返回延安,参与指挥西华池战斗。1947年3月中旬后,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协同彭德怀指挥了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历次战役,相继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和陇东、三边战斗的胜利,保卫了延安。毛泽东亲自向彭德怀、习仲勋祝贺。

194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战略反攻。为加强陕甘宁和晋绥边区统一领导,中央决定,习仲勋主持西北局工作。1947年10月,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各边区都迅速掀起了土地改革热潮。但土改中出现“左”的倾向,侵犯中农的利益,中小工商业者也受到冲击,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乱打乱杀的现象。习仲勋先后三次给党中央、毛泽东写信,如实报告边区各地普遍发生“左”倾偏差问题及其造成的危害。他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土地革命时期的老区和抗战时期的半老区、新区三种类型及应采取的土地改革办法,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并转发全国各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习仲勋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政治委员,长期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1952年9月,习仲勋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1953年9月后,历任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1956年9月,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

1962年9月,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习仲勋因所谓“《刘志丹》小说问题”,遭康生诬陷,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残酷迫害,虽被审查、关押长达16年之久,但他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彻底平反。

1978年4月后,习仲勋调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广东省省长、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党委书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增补为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才结束,广东百废待兴。习仲勋不适应酷热,到了夏天,热得大汗淋漓。但他仍经常下乡调研,足迹遍布南粤大地。他根据“充分利用广东条件,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建议,代表省委请求中央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并提出在深圳、珠海、汕头建立加工贸易区设想,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许和支持。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为广东改革开放事业和特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80年9月,习仲勋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后又兼任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主持讨论了许多法律草案。1981年3月,他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同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9月,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负责中央书记处的日常工作。他参与一系列重大决策的研究、制定,处理许多重大和复杂的疑难问题。在拨乱反正、推动组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干部的新老交替、精简机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长期致力于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正确、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加强工、青、妇群众组织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重视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认真批办和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他还在实现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加强港、澳、台、侨工作等方面投入许多精力。

1988年4月,习仲勋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亲自主持多部法律、条例的审议,参加全国人大与外国议会间的交往活动,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3年3月,习仲勋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仍一直关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关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坚决支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工作,拥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2年5月24日,习仲勋病逝于北京,终年89岁。


关闭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电话:12377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富平县政务公开办公室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280030

县政府办公地址:富平县莲湖大街1号,联系电话:0913-8211003

邮箱:fpzf#163.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运维电话:0913-8214382

陕ICP备12006382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 61052802000066

【满意度调查】【网站地图】总访问量:50922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