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万忠(1903~1934)乳名明路,富平县淡村镇大董村人。祖上因灾荒,由湖北逃难至富平定居。姚万忠出生时,其父母望他将来能一改贫穷,走一条光明幸福之路,故起名明路。20岁时,姚万忠长得身材高大,体魄健壮,养成了朴实、坚强和勤劳的品格。由于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在当地很有声望。
1926年,三原武字区办起了农民协会,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1927年春,富平淡村一带农运活跃,姚万忠便投身于这一革命洪流中。当大董村农民协会成立时,会员一致推选万忠为农民协会负责人。农协成立后,姚万忠随即带领大、小董村的群众掀起抗粮、抗款、抗捐、抗税、抗债的“五抗”运动。1928年,习仲勋出狱到家,和姚万忠经常在一起。在习仲勋等人支持下,姚万忠的工作出色,成为淡村地区革命活动的骨干分子。1929年前后,关中地区持续干旱,淡村地区的党组织在武字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开展筹粮救灾活动。姚万忠带领农民协会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先后从一些富裕户家中筹措出数万斤粮食救济灾民。当年,经习仲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9月中旬,习仲勋率领的武字区第二游击队在淡村、觅子、洪水等一带打击地主豪绅反动势力。初冬,在习仲勋、李豫章等人的指导下,成立中共淡村区(和字三团)党支部,姚万忠任支部书记。支部成立后,在姚万忠带领下,继续发展壮大组织力量,配合三原武字区游击队进行过三次分粮斗争,狠狠打击地主豪绅恶势力。当年冬季,姚万忠和秦悦文、郭效曾等发动淡村一带农民群众,并联络觅子、洪水、文字七联一带的农民,会同徐志鸿率领的西北乡数千农民,组成浩浩荡荡的数万大军,手持农具,将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高喊“反对苛捐杂税”、“我们要吃饭!”、“不答应条件就缴农!”等口号,人声鼎沸,国民党县府官员们吓破了胆,紧闭城门。最终慑于广大群众威力,县长答应“田粮豁免”,“缴农”斗争取得巨大胜利。
1933年3月底,省委调整中共三原中心县委,杨声(刘映胜)任书记、赵伯平(周中)任副书记,李俊藻任常委,习仲勋、姚万忠、王仲云为委员。为了恢复整顿各地工作,中心县委派姚万忠到都村进行整顿。由于灾荒,加之党、团组织遭敌破坏,到处一片白色恐怖。在姚万忠的努力下,党组织很快得到恢复,打土豪、分粮食的工作又活跃起来。5月上旬,姚万忠任三原中心县委常委,兼任富平淡村地区党组织负责人。8月,党正学、姚西茂先后惨遭敌人杀害,姚万忠、唐连娃等勇挑重担,继续坚持斗争。
1934年3月22日晚,姚万忠从三原中心县委开会返回淡村西门外时,被淡村民团团长田俊福逮捕。敌人刑讯逼供,软硬兼施,姚万忠始终坚贞不屈。敌人气急败坏,于第二天将姚万忠杀害于淡村后郭堡城南,时年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