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至(1912.1~1934.10)一名冬生,富平县淡村镇中合村人。
1926年,周冬至在都村小学读书,与高年级学生习仲勋结为好友。上学期间,积极参加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罪行的学潮。后来多次听到习仲勋讲述有关“缴农”运动和共产党领导的渭华起义及麟游、清涧等地暴动事件,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
1929年,陕西大旱,灾情严重,民不聊生。周父外出借粮饿死异乡,其母只好带着5个子女背井离乡,沿门乞讨至耀县照金山区,以租种土地及打短工为生。
1932年正月十五晚,刘志丹、谢子长带领陕甘游击队奇袭照金民团,缴枪30余支,周冬至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当年7月,冬至见到从“两当兵变”失败回来的习仲勋。经渭北党组织负责人唐玉怀介绍,习和周一同到耀县杨柳坪见到了谢子长、刘志丹等。周冬至参加革命后,先后在老爷岭、金盆、北梁、韩家山、安子坡等地进行革命活动,秘密建立“农工会”等组织。10月,习仲勋和周冬至组织进步青年成立了游击队,开展活动。12月,周冬至参加李妙斋领导的游击队,后任政治保卫队指导员。
1933年2月9日,李妙斋率领游击队进驻薛家寨。3月8日,中共陕甘边特委成立,金里科任书记,习仲勋任军委书记,李妙斋、周冬至、王满堂等任特委委员。当时,周冬至、林万荣带领的政治保安队不仅担负着保卫党家山营区安全的任务,而且担负着陕甘边特委主要领导人的安全保卫工作。3月15日,省委致信红二十六军,要求在照金地区进行土地革命,周冬至参与了这一中心工作。4月5日,陕甘边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照金岳家山召开,选举产生了边区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周冬至任主席,习仲勋任副主席。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周冬至带领当地群众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不断扩大苏区,狠抓地方各组织的政权建设,根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颁布的《土地法》,带领群众分地分粮分牛羊。
1933年10月12日,国民党十七路军的步兵团和炮兵团数千之众,用重炮向薛家寨猛轰五天,周冬至临危不惧,沉着应战,率兵顽强抵抗,接连挫敌,但终因寡不敌众撤离照金根据地。11月3日,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在甘肃省合水县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三路游击队,任命周冬至为三路游击队第九支队队长,林万荣为指导员。他们先后在耀县、同官(铜川)、宜君、旬邑、淳化、三原等地开展游击战争。
1934年初夏,甘肃的马鸿逹和贺高侯部进攻陕甘根据地,三路游击队在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的配合下打败敌人。当时敌人一个侦察排假起义,被分配到周冬至支队。由于三路游击队长期战斗,过度疲劳,心怀叵测的敌班长乘机杀害了周冬至等人。周冬至壮烈牺牲,年仅23岁。
中共陕甘边特委为纪念周冬至,特将他生前战斗过的照金老爷岭乡命名为“冬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