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关石(1879~1919.12) 原名武钧、鸿钧,字关石、观石,以字行于世,原籍富平县南社堡,清末迁至县城郭金城堡(今杜村镇金城堡)。
武关石少年时,因家境困苦,仅上学四年。失学后,混迹赌场以养双亲。一次去三原赌博,不但将身上所带赌资输光,还欠了他人赌债。其他赌徒见其囊空,尽行羞辱于他。当时,赌徒中有张阴祺者见其窘迫和被羞辱的情形,为他偿还了赌债,并劝告他以后再不要赌博,好好回家过日子。武钧深感其义,遂与张结为异姓兄弟。
武关石生性豪爽,为人正直,善扶人危,喜报不平。1906年经井勿幕介绍参加辛亥革命,1908年加入同盟会。
1911年,陕西革命形势急剧发展,武观石、胡景翼等人联络富平哥老会和刀客,参与组织了富平辛亥革命反正的策划和联络工作。是年10月24日,富平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满清统治。富平辛亥革命反正后,他协助焦子静编练民团,剿匪安民,维护富平社会秩序。不久,成立富平保卫团,武观石任团总。
1915年,陕西督军兼省长陆建章,追随袁世凯搞洪宪帝制。次年5月4日为监视渭北革命党活动,派其子陆承武带领精锐部队——“中坚团”巡防渭北。当时驻富平的革命党仅胡景翼的一个营。当得知这一情况后,武观石冒着生命及抄家的危险与胡景翼、刘守中、冯子明、姜宏模、薛卜五等人在他家召开对敌发难会议,5月7日晚,打响 了西北反袁的第一枪。遂亲自参与生擒陆承武的联络和战斗工作,史称“富平逐陆护国之役”。
陆建章离陕后,陈树藩继任陕西督军兼省长。陈树藩明树革命旗帜,暗通袁党。仰承段祺瑞意旨,压制陕西革命势力,为段氏卖国政策效力。武观石多方奔走,联合革命力量,参与了陕西靖国军活动,开展了长达4年有余的“反段(祺瑞)讨陈(树藩)”运动。
1917年,靖国军第四路司令胡景翼被陈树藩由渭南市固市镇劫往西安囚禁。武观石闻讯,即欲亲往营救,亲朋故友惧而相劝。武关石则言:“笠僧,吾刎颈之交。生死不渝,存亡与共而已。乌有平时相亲如手足,及临利害,反坐视而不一加援手,尚得为朋友乎哉!吾计决矣,死所不辞,君等勿复言”。临行时,盟友纪子文勉励其行,并告曰:“此行君为笠僧,倘不还,吾亦将为君之为也!”武观石至西安见陈,陈问其故,武答:“陪景翼殉难!”陈伪装宽宏,即令与胡景翼相见。且馈赠大量财物。欲借武关石之口劝降胡景翼,结果事与愿违。陈树藩又授武关石督军府副官长之职,企图让武就范,分化革命党人,进而达到破坏革命的目的。而武关石则睿察其谋,当即婉言谢绝。
年余后胡景翼获释回三原,重整陕西靖国军,武关石任民团团长。他平素光明磊落,以诚待人,不为个人安危着想,出入常不带卫士。1919年12月26日,陕西靖国军司令于右任来富平视察,县知事纪子文宴请于右任,武观石出席作陪。宴毕归家途中,被奸人刺杀,终年四十岁。